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
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的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每年的9月份为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月,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为进一步普及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知识,增强公众健康意识,我院神经内科围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主题,深入医院、社区、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服务、义诊与科普宣讲系列活动。
本次系列活动旨在向社会传递科学理念:阿尔茨海默病“可防可治”,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延缓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的关键。
院内科普:多场讲座与免费筛查,推动“早诊早治”落地
9月份,神经内科各病区医护团队分别在病区开展科普讲座,为在院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的认知健康咨询。现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布置科普展板、进行免费认知量表筛查等方式,帮助公众识别疾病早期信号。此外,团队还开展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免费检测,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更科学的早期评估手段,切实推进“早诊早治”理念落地。
基层帮扶:资源下沉,构建区域防治网络
9月5日,神经内科与我院医疗事业发展部、驻村工作队联合,携手心血管内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皮肤烧伤整形美容科、口腔科、眼科、中医科等多位专家,一同走进我院对口帮扶村所在乡——兰考县三义寨乡卫生院开展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专家们耐心询问、细致解答群众健康问题,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工作人员还发放了精心编制的认知健康宣传手册,并为当地医院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筛查方法、共病管理要点以及双向转诊流程,助力构建“基层首诊、上下联动”的认知障碍防治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整体防控水平。
科室协作:聚焦共病管理,树立整体健康观念
阿尔茨海默病常与多种慢性疾病共存,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认知障碍发生风险显著增高。9月21日,神经内科博士赵盼盼到肾病科开展《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专题讲座,强调在慢性疾病如肾病的全程管理中融入认知评估与干预,帮助患者与家属树立“整体健康”观念。
社区服务:面对面指导,贴近百姓需求
9月21日,神经内科副主任蒋令修带队参与社区健康驿站活动,为存在记忆困扰的老年人提供专业评估与个性化指导,帮在场群众打破认知误区,为现场老年群体送去专业医疗服务与贴心关怀。同日,神经内科认知障碍组组长李晓鹏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到开封市梁苑科普广场参加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宣传公益活动。
媒体参与:扩大影响,惠及更多群众
9月22日,李晓晖受邀赴开封广播电视台健康开封栏目录制专题节目,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预防措施、诊疗新进展及家庭照护技巧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节目播出后获得观众积极反响,进一步拓宽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有效提升了公众对认知健康的关注度。
线上传播:多媒体矩阵扩大科普覆盖面
为拓宽宣传渠道、提升科普效率,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先后在医院微信公众号、科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多期阿尔茨海默病专题推文。内容涵盖早期识别、共病管理、家庭照护、康复训练等重点方向,以通俗图文解析防治要点。科室还编印了宣传折页,在各类线下活动中发放,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科普传播体系。
李晓晖在活动中说道:“许多家庭仍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公益宣教,提升全民的‘脑健康’意识。‘早防’是基础,应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早治’是关键,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记忆门诊或神经内科寻求专业帮助。”
本次系列活动累计接待群众咨询数百人次,发放科普资料五百余份,获得参与者广泛好评。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活动,更是一次深入的健康科普实践,体现了我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社会、关爱老年群体的责任担当。
目前,我院神经内科仍在持续开展阿尔茨海默病血液学生物标志物早期筛查工作(现余50个免费名额)。如您或家人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情绪性格改变等情况,欢迎随时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