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河南大学临床资源转化实验室是校级重点科研平台,2015年获学校批准设立,依托单位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室宗旨为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加快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实验室聚焦“临床资源—基础研究—产业应用”全链条转化,是河南大学医学部推动医工、医理、医信交叉融合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除此之外,实验室建立了外泌体高效分离-鉴定一体化技术平台,已申请发明专利 3 项(授权 2 项),在河南、山东 4 家三甲医院开放共享。建立口腔菌群-心血管疾病关联数据库(Oral-CVD v1.0),首次整合 1200 例河南地区冠心病患者口腔菌群宏基因组图谱。发现 3 个新型致病菌标志物,已申请软件著作权 1 项。基于 AI 的心电图智能诊断算法,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识别灵敏度 96.8%,特异度 94.2%, 已在河南省远程心电网络试运行,日均处理 3000 例心电数据。
团队成员:
实验室主任贾杰博士(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导),长期从事口腔疾病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aries research等SCI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SCI二区以上论文3篇。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口腔医学其他学科)学科带头人,开封市科技创新人才。实验室目前团队成员1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6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4名,近三年培养研究生20余人。实验室包括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人员。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人才,以满足临床资源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多方面需求。
研究领域:
针对临床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口腔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细胞代谢紊乱等方面。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对潜在的治疗药物或干预措施进行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的评估,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