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河南省智能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5-08-26 09:55:58浏览:64

平台简介

河南省智能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锐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中心主任由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崔大祥教授担任。研究中心总面积1200平方米,以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的智能系统的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研发为核心,通过中心所开发的智能诊疗体系来促进我国现阶段肿瘤等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的产业化,服务于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瞄准智能诊疗与医工融合领域世界科技前沿,以医工融合促进创新要素的整合协同,建设医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合作平台,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解决卡脖子难题,引领国家大健康事业的发展。

 

研究方向

基于数字化建模的智能化诊断产品在临床诊疗中的优势和人工智能的器械诊断、病理诊断、检验诊断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疾病早期的筛查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案,确立三大核心研究方向,形成相互衔接、协同支撑的研究体系:

1.重大疾病精准检测:筛选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研发标志物同步检测的智能装备,结合人工智能建立疾病早期筛查的理论模型,研发远程监测系统,研发诊疗一体化纳米影像探针,研发肿瘤靶向治疗机器人,为疑难病症的早筛及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

2.人工智能疾病筛查系统:开发胃肠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系统,开发纳米微针的药物及疫苗的递送系统,建立人工智能的疾病诊断模型,推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技术的临床验证与成果转化。

3.诊断试剂及设备开发:开发出针对肿瘤(食管癌、胃癌、卵巢癌、宫颈癌等)早期筛查智能诊断装备与配套试剂并完成成果转化。

 

科研队伍

研究中心现有固定科研人员35人,专职管理人员3人。固定科研人员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河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占37%),高级职称15人(占43%);50岁以下人员32人(占91%),40岁以下人员23人(占65%),形成以临床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为核心、结构合理的跨学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