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唐氏,支持和行动”。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由21号染色体异常引发的疾病。数据显示,每600-8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唐氏儿,患儿通常面临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心脏病等健康问题,他们的成长需要更多医疗支持与社会理解。
唐氏综合征的特点
认知开发障碍
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特殊生理特征
患者常具有典型的面部特征,如眼距宽、鼻梁低平、舌头外伸等。且患者的身高、体重发育较同龄人缓慢,肌肉张力较低。
高发健康风险
约50%的唐氏综合征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消化系统畸形、眼部疾病、听力障碍等问题。
从筛查到健康管理
目前,唐氏综合征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尤为重要。通过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如唐氏筛查、羊水穿刺)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率。高龄产妇、有不良孕产史或家族遗传史的女性更应重视产前筛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孕前检查:打好健康基础
夫妻双方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遗传咨询,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遗传风险因素。
孕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孕期11-13周可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并结合孕中期的唐氏筛查或无创DNA检测,必要时羊水穿刺确诊,评估胎儿患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为胎儿保驾护航
孕妇应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为胎儿创造健康的发育环境。
我们能为“唐宝”做些什么
1.提高认知:了解唐氏综合征的病因、预防措施及患者需求,传播科学知识。
2.支持筛查:鼓励育龄夫妇主动参与孕前检查和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风险。
3.传递关爱:参与公益活动,为“唐宝宝”及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消除偏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唐宝宝”,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唐氏综合征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从科学预防开始,用关爱与行动为“唐宝宝”撑起一片无“缺”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