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不吃早餐易惹上胆囊炎?普通外科医生说出真相!
作者: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5-10-17 14:38:09浏览:10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

不吃早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态。

有的人是为了多睡一会儿,

有的人是为了减肥,

还有的只是单纯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但您可能不知道,

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

正悄悄地伤害着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胆囊。

01胆囊:一个被低估的“胆汁小仓库”

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个藏在肝脏下面的“小口袋”,负责储存和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很多人误以为胆汁是胆囊分泌的,其实不然——胆汁主要由肝脏产生,胆囊只是起到“中转站”和“浓缩工厂”的作用。

当我们进食后,特别是摄入脂肪性食物时,胆囊会收缩,将储存的浓缩胆汁排出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脂肪。可以说,胆囊在消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02不吃早餐,为何会伤害胆囊

我院普通外科石明亮教授解释:“胆汁由肝脏持续分泌,在不进食时储存在胆囊中。如果早晨长时间空腹,胆汁在胆囊中储存过久、过度浓缩,其中的胆固醇就容易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结石。”

简单来说,经过一夜的空腹,胆囊里已装满浓缩胆汁。若不吃早餐,胆汁继续滞留、浓缩,胆固醇饱和度升高,就容易析出结晶,逐渐形成结石。

结石不仅会刺激胆囊壁引发炎症,还可能堵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继而引发感染和炎症,这就是急性胆囊炎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早餐,任何长时间空腹的情况都可能带来类似风险。也就是说,不吃午饭、不吃晚饭,同样会增加胆囊炎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饮食极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的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和胆囊炎。

 

03胆囊炎,有哪些信号?

急性胆囊炎

右上腹持续绞痛,可能放射到右肩背,常伴恶心、发热,油腻餐后易发作。

慢性胆囊炎

症状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隐痛,易被误认为“胃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是胃疼还是胆囊炎?一个小方法初步辨别

胆囊炎(尤其急性发作)属于腹膜刺激痛,按压痛感会加重;而胃痉挛往往是胀痛或绞痛,按压有时反而缓解。

胆囊痛多在右上腹,可牵扯至右肩背;胃病多在中上腹。当然,最靠谱的还是尽快就医做B超确认。

 

04胆囊炎的治疗方式

对于急性胆囊炎发作,通常需要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禁食、输液、抗生素治疗等措施,控制感染和炎症。待急性期过后,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特别是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情况,手术切除胆囊往往是根本解决方案。目前主要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通常术后几天就可以出院。

别担心切除胆囊后没法消化——胆囊只是仓库,不是生产车间。切除后肝脏照样分泌胆汁流入肠道,仍然能够完成消化功能,只是对大量脂肪一次性摄入的耐受性会降低。

 

05 5招守护胆囊健康

规律饮食,早餐必不可少

保持三餐规律,尤其坚持每天吃早餐,可以促进胆汁及时排出,避免胆汁过度浓缩。早餐不需要很丰盛,但最好含有少量脂肪,如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以刺激胆囊收缩排空。

适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虽然完全不摄入脂肪不利于胆囊排空,但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促进结石形成。应当平衡饮食,适当控制动物内脏、奶油、油炸食品等的摄入。

多喝水

水能够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防止胆汁瘀滞,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为宜。

多膳食纤维饮食

膳食纤维能减少胆石的形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有益胆囊健康。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理想体重,有助于预防胆囊疾病。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见证了太多因忽视早餐而患上胆囊炎的病例。不吃早餐看似节省了时间或减少了热量摄入,但长期来看,可能为此付出健康的代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每天吃早餐,不仅能为一天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更是对胆囊健康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