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张大爷突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到医院完善检查,
被诊断为“垂体瘤”,
面对这一诊断结果,
张大爷一家人陷入沉思,
“医生,啥是垂体?”
01
认识垂体:人体激素的“调控中心”
在我们的大脑底部、鼻后方深处,藏着一个只有黄豆大小的器官——垂体。别看它个头小巧,却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其分泌和调控的激素几乎影响着人体所有重要功能。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腺垂体就像一个“激素工厂”,负责分泌和储存催乳素、生长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FSH(促卵泡生成素)等多种关键激素,这些激素直接调控着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新陈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神经垂体则位于腺垂体后方,主要负责储存来源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调节尿量)和催产素(参与分娩、哺乳等)。
02
垂体瘤的 “信号”:这些症状要警惕
压迫症状:肿瘤 “挤占空间”
头痛:肿瘤直接压迫脑组织,导致头部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
视力问题:压迫视神经交叉时,会出现视力减退(单侧、双侧甚至双目失明)、视野缺损(单侧或双侧偏盲),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神经色泽变淡、视乳头萎缩,少数还会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眼部异常:压迫交感神经时,可能引起眼睑下垂、复视(看东西重影)、眼外肌麻痹、眼部感觉异常等。
尿崩症:当肿瘤影响到丘脑时,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多饮、多尿、烦渴,每天饮水量和尿量显著增加。
激素异常分泌:导致身体 “失衡”
泌乳素瘤:在垂体腺瘤中占比超过一半。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紊乱、非哺乳期泌乳,病情进展后会出现闭经、不孕;男性患者则主要表现为阳痿、性功能减退。
生长激素瘤:肿瘤分泌过多生长激素,会导致四肢、肌肉和内脏过度生长,引发肢端肥大症。具体表现为手脚变大、头颅及面容宽大、颧骨变高、鼻子肥大、嘴唇增厚、毛发增多、睡眠问题等。
促肾上腺皮质瘤:会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加,引发 “库欣综合征”。患者出现脂肪代谢和分布异常,脂肪大量堆积在胸、腹、臀部,而四肢相对瘦小,显得不协调;同时还会出现痤疮、多毛、皮肤紫纹等症状。
03
预防垂体瘤:做好这些降低风险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包括内分泌指标(如催乳素、生长激素等)和头部影像检查,尤其是有头痛、视力异常、月经紊乱等症状的人群,更应加强体检频率。
关注身体异常信号
平时注意观察自身变化,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视力下降、手脚变大、面容改变、月经不调、泌乳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坚持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心态。
温馨提示:垂体瘤虽然常见,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正常生活。关注这个 “黄豆大小的司令部”,才能更好地守护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