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平时很喜欢运动,身体素质也很好
可是近半年来总感觉右手没力气
握笔写字时手指会不自觉地“打弯”
字迹越来越潦草
还经常把“日”写成“目”
起初以为是学习太累
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直到一次体育课上
我发现自己无法轻松完成引体向上运动
右手连矿泉水瓶都快拧不开了……”
经过详细的查体,发现患者的手部肌肉有轻微萎缩,尤其是手掌和前臂内侧更为明显,做特定姿势(如手臂前伸)时症状会加重。结合肌电图和颈椎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为平山病。
啥是平山病?
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颈椎发育异常、颈部过度屈曲时脊髓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相关。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在发病后2-5年内停止进展。
平山病的症状
平山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远端(手腕、手掌、手指)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以右侧更为常见。具体可表现为:
1.手指活动不灵活,握力下降,难以完成系扣子、写字、持物等精细动作。
2.手掌和前臂内侧肌肉萎缩,外观可呈现“斜坡状”或“爪形手”改变。
3.部分患者在手臂前伸、屈颈等特定姿势时,症状会暂时加重。
4.一般无明显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也不会累及下肢和全身肌肉,不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
平山病的预防和干预
由于平山病具有自限性,目前治疗以防止病情进展、保护神经功能为主,具体措施包括:
1.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如使用手机、伏案学习工作),必要时可佩戴颈托限制颈部活动,减少脊髓受压。
2.提高手指灵活性与力量训练:可引导孩子进行一系列简单的手指运动。如,做捏豆子、穿针引线、剪纸等小游戏,锻炼手指精细动作,或定期练习手指操,这些活动均能有效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部和前臂肌肉的功能锻炼、理疗(如热敷、按摩)等,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4.增强视觉与空间训练:可以通过拼图游戏、记忆挑战等视觉与空间训练活动,帮助孩子提高视觉记忆、空间感知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对于平山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部分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治疗。对于病情进展较快、脊髓受压明显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松解减压,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神经内科主任李晓晖提醒,平山病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早期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发育问题”或普通颈椎病,从而延误干预时机。如果青少年出现上肢远端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尤其是男性青少年,应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只要及时发现并规范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